<篇名>治伤寒后虚肿方第五十三内容:《千金方》治病后虚肿方∶煮三沸,及热顿服,不耐酒者随性,覆汗。若独宿止林泽之中若冢墓间,烧一丸,百鬼走去不敢近人。
增损方法∶无漏芦,用栀子十枚;无白,亦可略耳;无黄芩,亦用栀子;漏芦、黄芩并无者,但以栀子一物,亦足已之;无升麻,用犀屑;无犀屑,用蛇衔;无大黄,用芒硝;无麻黄,用葛根;无葛根,用石膏;无白薇,用知母;无知母,用葳蕤;无葳蕤,用枳实;夕药、甘草亦可略耳;都无药,但得大黄单服之,亦大善。其色不乐,项痛如刺以针,烦心者死,不发于肩及,名曰疵痈。
方用∶赤小豆二升,舂,下筛,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,小干复涂之,逐手消也。蛇蜕皮一枚,烧之末,下筛,猪脂和敷之。
寒多则色赤,风多则色白,甚者痒《葛氏方》卒得风搔隐疹,搔之生疮汁出。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痤疖者,由风湿冷气搏于血,结聚所成也。
得天热则剧,取冷则减也。亦由体虚为风邪所侵,遇寒气而折之,邪气不出故也。
上冲于心则心痛,下攻于腹则腹痛,上下相攻。 又云∶治目白膜覆瞳子无所见方∶以鲤鱼胆涂铁镜面,一宿令干,刮取之,曝干。